back

山水組合戒指 / 鑽石、黃金

對照金工在國外的發展與地位,金工在台灣發展明顯和國家資源不成正比,雖然原因繁多,但應更重視金工在工藝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我認為,金工強勁的產值後續力,以股市術語來說,可以叫做績優股,在文化上絕對有深遠的影響力。
金工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它能有金屬材質的特點,此外,更能夠結合其他媒材妥善地展現多媒材的藝術美感。 金工在應用美術史上,有其特殊性,早在中古時期,歐洲人對於工藝的分類,雖然是依據所使用的材料來區分,但是金工卻被視為綜合性的工藝。在藝術風氣最盛的文藝復興時代,當時的人想學畫,必須到金工的工作室,許多偉大的畫家也都是金工出身。如此便不難想見歐洲人對於金工的重視,即使說金工是工藝之母也不為過。
對照金工在國外的發展與地位,金工在台灣的發展明顯和國家資源不成正比,雖然原因繁多,但應重視金工在工藝的重要性。二○○四年文建會將金工列入重點發展項目,依個人的專業與經驗,建議從邏輯架構開始思考。國家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時,必須要有明確的定位,也就是文化為先,產業為後,文建會等同於台灣的文化部,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時,應先拉高文化層次,並將文化列為第一優先的奮鬥目標,不應執著於產值的大小。至於像金工強勁的產值後續力,以股市術語來說,可以叫做績優股,在文化上更有深遠的影響力。

jewellry
戒指 / 鑽石、黃金
jewellry

台灣工藝要取得明確的發展,必須在下列數點得到根本解決。在組織方面,整合部會相關單位及同業組織在一個完整的架構組織規劃及執行工藝政策。觀看工藝環境成熟的國家,工藝往往受直屬性,而且結構性完整的機構管轄,這樣才能貫徹國家的工藝政策。結合山頭林立的協會組織,才能聚合工藝人才的資源。各部會的力量也才不至於分散力量。已有的國立工藝研究所應大力加強探索,尋求研究與創新工藝的未來展望。以工藝研究所為骨幹,整合也不失為捷徑的作法。
再就國內的金工教育來說,政府至今都沒能成立專門的金工設計學校,現有的研習管道,分散在各個大專院校裡的工藝組別,定位不明,未來該何去何從呢?我時常為堅守著金工藝術的創作者抱屈,在台灣連製作工具的取得都相當困難,政府補助措施屢屢在申請門檻設下動輒百萬以上的限制,叫年輕的工藝者如何與大廠競爭。當國家缺少了正確的政策去支援研發、創新,案子都被大廠商包去了,搞不好量產時還要依賴大陸人力,後果的嚴重性怎能不深思?
再者,必要有效提昇應用藝術的社會地位。應用藝術與純藝術為兩種不同領域的藝術類別。應用藝術不是二等國民,它自有獨立性的理論及實際面,建全應用藝術體系,自然能夠幫助工藝的發展。國家急需一個工藝技術學院,能夠把相關性的工藝類別,包括金工納入專業教育的體系,現今存有的工藝教育結構不全、機能不彰。
從基礎的研發、創造、教育等層面,甚至組織的統籌,是個棘手的工程,然而卻是非做不可。雖然我對國內工藝現況並不滿意,但對它的未來卻有更大的期許,希望能早日看到國家有一個明確的工藝政策,讓所有的金工人都能安身立命,有所作為。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