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心語
2007年10月3日~10月21日 於台北福華沙龍展出
南島的文化顯然和海洋性的文化最有直接的關係,海洋性的文明和大陸性的文明有許多迥然不同的思維及創作的方式,南島的文明在現今專業學者的定義中含括了以大洋洲為主體,領域擴及到印度洋區,而所謂的大洋洲文明和太平洋環島的文化也有最直接的關係。雖然在這廣大的海域及島嶼群中,各自有差異性的文明發展及少許特例性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但是在長期的觀察下歸納出來和大洋洲文化有關係的南島文明有許多明顯的特點。例如海洋文明的人種具有開放的胸襟,達觀的人生視野,崇尚自由,能夠互助互勉,探索未知的精神,尊敬自然,具有寬闊的融合度,堅持傳統的恆心,注重血緣的關係……等。
數十年來在國外的成長與居住累積了無數的經驗與看法,漸漸地感受到成長的意義及存在的價值。自己來自何方,未來的走向,時空與心靈的銜接,各地人文的連結,無時不刻成為我往後努力的主軸。近年來,人文心靈與地理一直影響我的創作,1985年從德國到曼谷旅遊,在停留期間發生了許多思考性的問題,影響到我的創作,亞熱帶及熱帶的樹種植物、動物、工藝、色彩、材料、人種,引起我很強烈的注意,或許自己居留在歐洲太久了,渾然忘了自己的根源,因此產生出來一些創作的系列來描述和自己血緣有關的地方和內心成長過程和沉澱的心得,山水映象個展的思考呈現了我對故鄉的感觸,亞熱帶系列及現在的南島或大洋洲文化的探討,都是和我個人的思考及經歷有莫大的關係。
在德國及歐洲所學的專業知識以實務的經驗幫助了我,在觀察事物上更有一個明確的組織與系統,我很著重探討南島人文固有的造形,尤其在於如何使它和現代美感的邏輯結合的層面上,尋求探索性造形的工作勝過於它造形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但是在新造形經由細思沉澱改造而成,卻也結合了我的思維與南島文明的精髓,新造形不僅在感官的視覺上或形式上的視覺有一個新的與眾不同的感受以外,在整體南島文化造形領域的表現也有一個新的提供參考的方向,世界上的各類文明不僅只在維護傳統保持原貌,更在比較學上或文化的層面上更應當提供另類的思維與參考,南島文明的精髓造就了許多的文明特質,也將呈現在我所要表達的作品中。
此次個展以南島心語為題,假藉數十件的平面與立體作品來描述我內在的思維,個人成長的過程和探討南島文明的造形領域,整體作品皆有兩大明顯的主軸,一是以物件造形為主,二是人體造形。以人為主體的造形假藉人形闡述作者在創作的年輪中,心路旅程的前進及人文思維的重點。以物件造形的系列作品昇華了已知的南島風格所屬的傳統型態及圖騰。展覽的內容有大平面的創作及雕塑精品,兩者皆與作者個人金工與雕塑的背景上呈現出無與倫比的金屬折光與細膩的色彩變化。透過作品也表達出作者創作的人生看法,達觀,自然,或許也表達一份自我存在價值的肯定。